直播帶貨,在今年特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從開始到現在也不過是發(fā)展了幾個月,卻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發(fā)展階段,大大小小的品牌和企業(yè),以及個人自媒體都爭相開播,都想通過直播帶貨踏上康莊大道,打開新局面。
但是,爆發(fā)式發(fā)展的直播帶貨下,有服務費用幾十萬的網紅帶貨達人,同時也有許多名人或娛樂明星帶貨頻頻翻車。直播帶貨是機遇?還是泡沫?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,且真的人人都能帶貨嗎?
除了薇婭、李佳琦這樣的頂級帶貨達人,直播帶貨達人中有一個人必須得提起:這個人就是吳召國。
吳召國可以說是直播帶貨里風云人物。他不是帶貨達人,但卻一直都是走在最前沿的直播網紅。早在2015年,他就已經在研究網紅直播平臺了,他最早入場的是映客,靠著自己的摸索,發(fā)現了網紅直播與粉絲流量中間的門道,吸引力大量的粉絲;接著,嗅到網紅直播這個流量池巨大的商機后,在快手火爆的時候,他靠著敏銳的"粉絲經濟"觀念,迅速積累了自己的粉絲,成為了每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過百萬的超級帶貨達人……而他的這些輝煌成績都發(fā)生在2019年之前,也就是在還沒有"直播帶貨"這經濟體之前。
可能有人會說,吳召國這么厲害,為什么沒把直播帶貨做起來。除了一些客觀原因外,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,他放不下自己"思埠集團王國"。那時的直播帶貨對于他來說,是對新嘗試的探索,但也許只是他的一個"兼職",正職還是思埠集團的董事長。
草根出身的吳召國,從貧困山區(qū)走到了大城市,他一直有著一個夢想,"幫助更多弱勢群體走出貧困,改善生活。"因而,他一直都專注在思埠集團的發(fā)展上,也一直積極參與社會貢獻,希望帶領更多人像他一樣通過努力改變生活,甚至扭轉命運。
吳召國在發(fā)展企業(yè)的同時,也背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,成為廣州花都區(qū)的政委委員、成立吳召國慈善基金會,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捐資捐款;利用自身平臺力量,開展"故鄉(xiāng)計劃"助農公益項目,助力鄉(xiāng)村經濟的發(fā)展;在行業(yè)上,他也一直積極配合國家商務部與參與《社交電商經營規(guī)范》法規(guī)的起草,為微商的健康良好發(fā)展助力。
今年疫情籠罩下的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,直播帶貨迅速發(fā)展。吳召國也在這個時候,再次"重操舊業(yè)"當起了帶貨主播。在廣州的"首屆直播節(jié)"中,吳召國的思埠集團作為廣州直播節(jié)的花都分會場之一,取得了良好的成績。6月6日直播狂歡節(jié)5小時零售總額達4300余萬,人氣更是突破了700萬觀看人次。
直播帶貨,可以說人人都可以做,但是,要成功就得有良好的營銷技巧和供應鏈資源。普通人單靠自己單打獨斗要成功就比較難。就目前來看,直播帶貨仍是品牌獲得銷量和曝光的最好選擇,仍是當下變現最快的商業(yè)模式。雖然其中會存在一些泡沫,但泡沫之下,更多的是機會。
直播帶貨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,仍是最大的紅利風口。畢竟哪里有流量,哪里就有造富的機會!